扫一扫,慧博手机终端下载!
位置: 首页 > 行业分析 > 正文

化妆品行业研究报告:华西证券-化妆品行业专题(2):韩妆本土品牌逆袭启示录~以史为鉴,胜败有凭-191202

行业名称: 化妆品行业 股票代码: 分享时间:2019-12-04 15:15:27
研报栏目: 行业分析 研报类型: (PDF) 研报作者: 徐林锋,戚志圣
研报出处: 华西证券 研报页数: 57 页 推荐评级: 推荐
研报大小: 4,326 KB 分享者: u9****4 我要报错
如需数据加工服务,数据接口服务,请联系客服电话: 400-806-1866

【研究报告内容摘要】

  前言:为什么我们选择韩国化妆品行业作为借鉴?
  (1)中国消费潜力释放,“颜值经济”持续向上;海外品牌优势显著,国货亟需突围。http://www.hibor.com.cn【慧博投研资讯】中国2018年人均GDP达到9770美元,按世界银行标准已隶属中等偏上收入国家,消费潜力大量释放,美妆个护市场更是消费增长龙头,规模由2013年的2492亿元上升至2018年的4105亿元,年化复合增速达8.7%。http://www.hibor.com.cn(慧博投研资讯)虽然行业空间巨大,但欧美日韩等海外品牌纷纷将发展重心放在了中国市场,市场头部已被海外品牌牢牢把控:2018年全品类市占率TOP5没有国货身影;刨除洗发水、剃须膏等日用品后,海外品牌的优势更大。然而由于东西方种种差异,全盘照搬欧美品牌的道路显然行不通,反倒是欧美品牌在中国纷纷致力本土化,进一步压榨国货生存空间,中国本土品牌亟需寻求战略发展方向来扭转劣势。
  (2)他山之石,可以攻玉,韩妆本土品牌逆转之路值得我国借鉴。放眼世界市场,中国一衣带水的邻居韩国呈现出另一番光景:韩国本土龙头LG生活健康与爱茉莉太平洋2018年全品类市占率分别高达20.0%与18.8%,国际巨头如欧莱雅、雅诗兰黛市占率反而低于5%,与中国形成鲜明对比。相比欧美日,韩国更加值得借鉴研究:首先,在中国与韩国经济发展历程中,宏观环境与产业政策有诸多相似之处,中国未来的产业格局或与韩国有所相像;其次,韩国同样深受儒家文化熏陶,与中国文化相通;最后,按购买力平价计算,2018年中国人均国民收入相当于韩国2000年收入水平,正处于世纪之交的大变革中。因此,我们通过回顾韩妆本土品牌发展历程,希望有助于分析中国日化行业未来发展态势,并为投资中国日化企业提出建议。
  结论:以史为鉴,韩妆捍卫主场(I)
  从韩国化妆品行业品牌的发展来看:
  (1)韩妆品牌的鲜明时代烙印。韩妆品牌长达70年的发展史中,韩国政治经济大环境发生了数次变化,所以本报告梳理出四个历史时期:韬光养晦期(1948-1979年)、历史窗口期(1980-1992年)、克敌制胜期(1993-2003年),与海外扩张期(2004年至今),并以此为框架探究韩妆品牌本土市场表现强劲的原因。
  (2)时势造英雄,宏观环境主导下的产业发展历程。前两个历史时期的韩国拥有鲜明的宏观政治经济特征,日化产业发展主旋律也不同。韬光养晦期,韩国从绝对贫困到人均GDP1773美元,是产业政策主导,“汉江奇迹”发生的时期:产业政策对内严格立法防止劣质产品不正当竞争,对外限制化妆品进口保护国内幼稚产业(此时期韩国进口自由化率始终低于10%),韩妆品牌在保护中逐渐走向成熟,典型标志是爱茉莉前身太平洋化工于1973年上市。历史窗口期,人均GDP1704-8002美元,是市场化改革,中等收入国家时期:韩国消费潜力逐渐释放,城市化率在该期末也达到了75%,青年成为化妆品消费先锋,同时随着80年代后贸易逐渐自由化,海外大牌相继涌入,韩妆在激烈的竞争中站稳脚跟,为日后打下坚实基础。
  (3)英雄造时势,两大巨头科技、文化双赋能。在克敌制胜期(人均GDP8741-14209美元,经济发展方式转型,跨越“中等收入陷阱”时期)与海外扩张期(发达国家时期),失去政策保护的两大巨头通过科技赋能产品、文化赋能渠道,双管齐下的方式一举夺魁。科技赋能方面,两大巨头深耕亚洲本土需求,积极筹建研究所与发明专利,牢牢把握技术优势;文化赋能方面,世纪之交的韩国文化产业大繁荣,1993年至2003年间文化产值世界占比从不到1%跃升至5%,影视作品本土市占率从16%到超过50%,韩妆品牌首先搭上文化产业发展的快车,借助影视作品大力推广品牌,其次在品牌产品形象中融入传统文化元素,提升品牌认同感;但是海外扩张期的历史显示(19年韩妆品牌向中国内地出口因“韩流”冷却已落后于日本欧美),文化赋能只可助力短期弯道超车,长期口碑还要靠产品质量与科技含量树立。
  结论:国货任重道远,但未来可期(II)
  以史为鉴,国货未来可期:
  综合判断,本报告认为中国化妆品行业正处于韩国历史窗口期的末尾,但是中国市场的宏观环境与竞争程度比同时期的韩国更加严峻。
  ①对比历史,中国的保护力度虽不及韩国,但是同样致力于修订法条规范行业、施加关税保护产业,直至当前中国迈入中等偏上收入国家的阶段,中国本土已经有一批例如上海上美、百雀羚、自然堂、上海家化等逐渐发展成熟并站稳脚跟的化妆品企业(例如上海上美18年全品类市占率2.5%排名第7位,上海家化A股上市,18年全品类市占率1.9%);
  ②展望未来,虽然在贸易自由化的大潮下,本土品牌势必会失去关税等保护(自17年以来美妆个护品类关税已长期降至10%以下,稳定在5%-8%),但是中国本土品牌们已经开始拿起科技与文化的利器:上海家化、珀莱雅与丸美股份连续多年研发费用率在2%以上,频频有新的技术突破,例如佰草集的冻干技术解决了中草药外用效率低的问题;花西子、百雀羚等企业则打出“国潮”品牌概念,借力传统文化提升品牌认同感与辨识度。对比韩国产业发展历史,我们相信虽然中国品牌面临更严峻的竞争,但在未来拥有同样广阔的发展前景。
  投资建议:维持化妆品行业“推荐”评级,重点推荐珀莱雅、丸美股份、上海家化。
  风险提示:行业竞争加剧;海外品牌致力开拓中国市场;宏观经济增长不及预期。
  

推荐给朋友:
我要上传
用户已上传 11,410,411 份投研文档
云文档管理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联系我们 反馈建议 招贤纳士 合作加盟 免责声明
客服电话:400-806-1866     客服QQ:1223022    客服Email:hbzixun@126.com
Copyright@2002-2024 Microbell.com 备案序号:冀ICP备13013820号-2   冀公网安备:13060202000665
本网站用于投资学习与研究用途,如果您的文章和报告不愿意在我们平台展示,请联系我们,谢谢!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806-1866 举报邮箱:hbzixun@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