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行业
- 金融服务 房地产 有色金属
- 医药生物 化工行业 机械设备
- 交通运输 农林牧渔 电子行业
- 新能源 建筑建材 信息服务
- 汽车行业 黑色金属 采掘行业
- 家用电器 餐饮旅游 公用事业
- 商业贸易 信息设备 食品饮料
- 轻工制造 纺织服装 新能源汽车
- 高端装备制造 其他行业
点击进入可选择细分行业
【免责条款】
1. 用户直接或通过各类方式间接使用慧博投研资讯所提供的服务和数据的行为,都将被视作已无条件接受本声明所涉全部内容;若用户对本声明的任何条款有异议,请停止使用慧博投研资讯所提供的全部服务。
2. 用户需知,研报资料由网友上传,所有权归上传网友所有,慧博投研资讯仅提供存放服务,慧博投研资讯不保证资料内容的合法性、正确性、完整性、真实性或品质;
3. 任何单位或个人若认为慧博投研资讯所提供内容可能存在侵犯第三人著作权的情形,应该及时向慧博投研资讯提出书面权利通知,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情况证明。慧博投研资讯将遵循"版权保护投诉指引"处理该信息内容;
4.本条款是本站免责条款的附则,其他更多内容详见本站底部《免责声明》;
国内——一致预期正在瓦解,新的预期正在重构
(一)开年以来,宽信用和稳增长还没有明显迹象
1.地产,想要软着陆并不容易。https://www.hibor.com.cn【慧博投研资讯】
1月1-14日,30城商品房成交面积同比-24.9%,景气度仍然处在2012年以来的同期最低水平,未出现春节前回暖的迹象。https://www.hibor.com.cn(慧博投研资讯)
10月以来众多上市房企陆续违约爆雷,这些不是阶段性的个体问题,而是系统性的行业问题。
行业内的自发并购被寄予希望,尽管政策导向也很明确,但并购回暖的前提是销售见底和拿地复苏,因此核心问题还是在销售尚未见底的情况下,并购需求不足。
2.基建,是否开年发力仍待观察。
稳增长的政策态度毋庸置疑。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全文出现了25个“稳”,并且强调要保证财政支出强度,加快支出进度。
开年阶段财政可统筹资金较多的事实也比较清晰。
年初至今,反映基建相关行业供需的表观消费量和行业开工率等高频数据,只是在边际上略有改善,但绝对水平相比过去三年农历同期仍然很弱。
和基建投资相关的企业中长期信贷也看不出有明显改善的迹象。
3.宽信用和稳增长也出现了一些目标上的预期差。
在12月金融数据表现不佳的情况下,1月信贷“开门红”成为关键。根据21财经的信贷调查,今年信贷额度十分充裕,但指标增速相比往年有所下降,相比往年看重冲刺规模,今年更加注重信贷质量。
已经召开的北京人代会将2022年经济增速目标定在“5%以上”。从历史上看,北京的经济增速对全国经济增速目标的确定具有较大参考价值,二者基本一致。
(二)关键是房地产和基建的长期预期变了
1.地产的长期预期变了。
房住不炒的背景下,购房者对投资住宅回报的长期预期已经发生改变,地产销售面积回不到过去。
长期预期的改变,可能让这一轮地产销售和拿地见底的时长超过历史周期,也让前期地产政策放松带来的实际作用有限。
2.基建的长期预期也变了。
对于地方政府来说,绩效考核机制不再唯GDP论,即使稳增长的短期重要性明显提升,但也要考虑其他长期目标,比如隐性债务终身问责,生态保护,碳排双控等。
地方政府对于新基建的积极性也较高,但新基建占全口径基建投资的比重约为10%,迅速见效的作用有限。
开年以来,指数整体大幅回调,春季躁动不再被提起。“稳增长和宽信用开年即见效”的一致预期正在瓦解,市场风格快速轮转,预期混乱,缺乏主线,新的预期正在重构。
(三)对于新的预期,我们认为有以下几个
(1)这一轮房地产下探的底部更深,现有政策不足以扭转行业的下滑,未来可能触发进一步的政策放松。
(2)基建开门红的可能性下降,经济增长目标可能低于部分投资者预期,财政发力见效的观察点推迟到两会后。
(3)政策力度还是托而不举,对经济的预期回到了去年经济工作会议前的起点,需要看到宽松见效的实际信号才会有躁动。
(4)海外市场对流动性收紧的信号已有定价,但对节奏是连续紧还是先紧后松仍存分歧,需要观察:Omicron和口服药是否能够确立疫情流感化的趋势,美国通胀能否回落,美国经济复苏是否会减速,以及联储是否会缓和加息和缩表预期等。
(5)今年内部业绩承压,外部估值承压,今年投资既要挖的细,又要不拥挤。关注高景气赛道的细分行业和个股,不靠政策支持也能盈利修复、困境反转的中下游制造。
来源:天风证券-宏观点评:一致预期正在瓦解,新的预期正在重构
为了完善报告评分体系,请在看完报告后理性打个分,以便我们以后为您展示更优质的报告。
您也可以对自己点评与评分的报告在“我的云笔记”里进行复盘管理,方便您的研究与思考,培养良好的思维习惯。
正在加载,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