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行业
- 金融服务 房地产 有色金属
- 医药生物 化工行业 机械设备
- 交通运输 农林牧渔 电子行业
- 新能源 建筑建材 信息服务
- 汽车行业 黑色金属 采掘行业
- 家用电器 餐饮旅游 公用事业
- 商业贸易 信息设备 食品饮料
- 轻工制造 纺织服装 新能源汽车
- 高端装备制造 其他行业
点击进入可选择细分行业
【免责条款】
1. 用户直接或通过各类方式间接使用慧博投研资讯所提供的服务和数据的行为,都将被视作已无条件接受本声明所涉全部内容;若用户对本声明的任何条款有异议,请停止使用慧博投研资讯所提供的全部服务。
2. 用户需知,研报资料由网友上传,所有权归上传网友所有,慧博投研资讯仅提供存放服务,慧博投研资讯不保证资料内容的合法性、正确性、完整性、真实性或品质;
3. 任何单位或个人若认为慧博投研资讯所提供内容可能存在侵犯第三人著作权的情形,应该及时向慧博投研资讯提出书面权利通知,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情况证明。慧博投研资讯将遵循"版权保护投诉指引"处理该信息内容;
4.本条款是本站免责条款的附则,其他更多内容详见本站底部《免责声明》;
硅基负极是未来发展方向,商业化应用仍需解决体积膨胀等问题
目前锂电负极材料以石墨类为主,占比高达98%,石墨类负极比容量均在350mAh/g以上,已经接近理论比容量上限372mAh/g。http://www.hibor.com.cn【慧博投研资讯】硅基负极优势明显,理论比容量最高达4200mAh/g,是石墨材料10倍以上,并且硅能从各个方向提供锂离子嵌入和脱出的通道,快充性能优异,是未来负极的发展方向。http://www.hibor.com.cn(慧博投研资讯)但硅基负极在嵌锂过程中体积膨胀严重、材料导电性差、首效和循环性能等问题制约了其商业化应用,2021年出货量仅为1.1万吨,渗透率不足2%,方向明确,潜力巨大。
硅氧和硅碳主流路线享溢价,技术创新空间大、单位投资与价格趋降
在目前商业化应用中,硅负极采用掺杂方式加入到人造石墨中,技术路线分为硅碳和硅氧,硅碳负极是指纳米硅与石墨材料混合,首效高、体积膨胀较大、循环性能较差;硅氧负极则采用氧化亚硅与石墨材料复合,首效低、成本高、循环性能更好。不同硅基负极企业一体化程度不同投资额不同,目前均大幅高于石墨负极,随技术进步规模化投产后,硅基负极投资额会逐步下降;硅基负极的原材料主要由硅材料和石墨构成,纯品硅价格区间较大,根据掺硅比重的不同,硅基负极理论价格区间在7-17万元之间,未来随着规模效应和技术降本,长期价格将会下降。
硅基负极受益4680拉动渗透提升,预计2025年空间或达300亿元
随着新能源车快速发展,快充技术发展和续航里程焦虑、4680大圆柱电池带动硅基负极在动力市场需求快速上量。预计2025年由特斯拉4680驱动市场或达183.7亿元,除外,硅基负极也将在2023年后应用在其他动力电池尤其是高镍领域,加上消费电池渗透率提升所带的增量,我们预计2025年全球硅基负极市场空间或将达300亿元。
硅基负极放量带动粘结剂PAA、补锂剂、碳纳米管粉体等新型材料发展,2025年市场空间分别为51.3、34.2、73亿元
新型粘结剂PAA国产替代加快,预计2025年市场空间为51.3亿元;正极预锂化为目前主流,负极预锂化值得关注,补锂剂需求旺盛,预计2025年市场空间为34.2亿元;碳纳米管导电剂能显著提升电池性能,渗透率逐步提高,预计2025年市场空间为73亿元。
投资建议
建议关注硅基负极龙头贝特瑞,硅氧负极技术领先的杉杉股份,大力发展正极补锂的铁锂龙头德方纳米,以及碳纳米管导电剂龙头天奈科技。
风险提示
新能源汽车发展不及预期;4680进展不及预期;硅基负极进展不及预期;硅基负极产能扩张不及预期。
为了完善报告评分体系,请在看完报告后理性打个分,以便我们以后为您展示更优质的报告。
您也可以对自己点评与评分的报告在“我的云笔记”里进行复盘管理,方便您的研究与思考,培养良好的思维习惯。
正在加载,请稍候...